一般人想起學習木管樂器大都一定先想到長笛(Flute),又或很多時會把同樣是烏木製單簧管(Clarinet)與雙簧管(Oboe)之樣貌及聲音混淆,事實上在很多著名的管弦樂曲中,都有很多雙簧管獨奏(Solo)的段落,就算是流行音樂或是電影配樂的編曲中都經常都聽到雙簧管的聲音,只因少見其貌,往往聽了也不知道原來那就是雙簧管而已。而今次訪問的雙簧管導師Vicky(沈韻琦)又是如何接觸到雙簧管這個很具表現性卻又較少人認識的木管樂器的呢?
對Vicky來說雙簧管最大的吸引力是來自合奏方面,因為鋼琴作品大都是獨奏或伴奏,而雙簧管就多很多合奏的機會,不論是木管四、五重奏等室樂組合,或是管弦樂團都有更多表演及發揮的機會,她希望可以從合奏這方面發掘和學習更多,便決定專注於主修雙簧管的演奏上。
教學心得
在教學上Vicky很重視學生要多作嘗試,尤其是木管樂器,因為每個人的嘴脣舌頭等的大小厚薄也不同,要多敢於嘗試才能找到最合適自己吹奏雙簧管的方法。此外,讀(視)譜技巧,先嘗試吹奏再發現問題提問,老師再作指導,總比甚麼都由老師講晒要好,學生從嘗試發現的過程學習會更深刻,再加上多聽便會發現到自己鐘意的聲音。
Vicky參與不同樂團演出之照片
參與香港本地飲品廣告之拍攝
如何找合奏樂團參加?
購買雙簧管之建議。
總結:Vicky十分建議每位正學習雙簧管的朋友盡量多發掘吹奏的可能性,如可以嘗試吹奏其他音域接近的木管樂器樂曲,而她以前的老師為了訓練她吹奏的氣量,把大提琴的曲目移調改編給她練習(因為弦樂可以不斷連音沒有透氣位);也建議不要怕多把握與不同人或樂團合奏和濱出的機會,透過合奏過程的學習往往會令學生在短時間內有明顯快速的進步,更要多嘗試享受表演的樂趣。
後記:還記得小編當年主修作曲的畢業作品是一部結合了弦樂木管樂及合唱團的清唱劇,而木管樂器當中就正正找不到雙簧管的樂手演奏,最後只好把木管部分的編曲大為修改,到如今都仍感遺憾,直到畢業兩年後為一些音樂組織擔任音樂行政的工作才認識了Vicky這位熱愛音樂的雙簧管樂師,實在相逄恨晚。如若讀者們你有認識任何吹奏雙簧管的朋友,請你們要給他們多點演奏和學習上的支持和鼓勵,在音樂界他們就有如稀有物種一樣少有,還要演奏技巧很好的就更難求。
Facebook: Vicky Shum Wan Kei
鳴謝:
Brew Note Coffee Roaster借出訪問場地
(地址:19,Fort Street , North Point ,Hong Kong Island ,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