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人專欄:Got My Mojo Writing】《⾮粵語⾳樂作品在⾹港的出路》-Tomii Chan

O 2016/05/01    瀏覽: 5131 次



有⼈說看⼀個⼈的 ipod ⾳樂清單能看出他/她的性格來,你同意嗎?你於⾳樂上的偏好能否反映⾃⼰?這可以是⼀句富有深度的問題,⼀個⼈喜歡聽某種類的⾳樂背後可以代表著你的價值觀,絕⾮ 單純「中產所以聽 Jazz」、「反叛所以 punk」那樣⽚⾯。

這不是⼀個必經的過程嗎?⽤⽣命去尋找⾃⼰的價值觀。

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本惡?我應該相信制度還是反建制?愛情應該追求⽕花還是安穩?對⽴⾯之間有 平衝點嗎?事情不應⾮⿊即⽩,是不是在說我應該接受世事「根本就沒有答案」?

⾳樂呢?創作者花上數以百計的⼯作時間編錄出⼀⾸四分鐘⻑的作品,⼀千位創作者就有⼀千種⾯貌的作品,⼀千種價值觀。分類從來都是後⼈因應歷史⽽加以標籤,⼤家都說 Black Sabbath 是 metal 始祖,我很懷疑在盛年時的他們會否以「⼤家好,我哋係嚟⾃伯明翰既⾦屬樂隊⿊⾊安息⽇」 的⾓度去看⾃⼰。

對受眾來說我認為這也可以是⼀個與價值觀念相關的問題-標籤的作⽤在於將事物分⾨別類有助我 們分析事物?還是為世界事物下絕對定義,以免除不必要的爭拗?

你⼜怎樣看標籤這回事呢?更切合本⽂主題多⼀點的說,你怎樣看「⾹港⾳樂」這標籤?

如果⾹港與我們的⼀般認知⼀致,是個國際⼤都會,有些地區⻤佬多過華⼈,產⽣的藝術品及⾳樂 理應多姿多彩,主流媒體及唱⽚商在進⾏⾳樂相關報導時應與國際「接軌」,按公認的⾳樂⾵格⼤家族(如 iTunes store 上的⾳樂分類:Rock、Pop、Alternative、Soundtrack, etc.)分專欄、排⾏榜、發⾏甚⾄製作。相信沒有⼈會反對這個模式及推論,在⽣活及藝術層⾯上,多元論似乎是⺫前⼤家所傾向相信的⼀套價值觀。

為什麼現實與理想相差那麼遠?新城勁爆本地榜、中⽂歌曲⻯⻁榜、勁歌⾦榜。這堆是什麼⻤名, 不勁的就不可以算是歌了?只有中⽂歌的「本地」榜是什麼意思?⾹港⼈創作的英⽂歌曲就不值⼀ 提沒有娛樂價值?

不是⼟⽣⼟⻑⾹港⼈創作的難以算是本地作品-這觀念未免太井底之蛙。⼤眾⼼⺫中的國際級藝⼈有不少也是移⺠-美國流⾏歌⼿ Nicki Minaj ⽣於⻄班⽛、美國爵⼠⾳樂家 Richard Bona ⽣於喀⿆ 隆、原居美國的搖滾⾳樂家 Jimi Hendrix 在職業⽣涯下半段搬到了英國發展並因此認識及影響了 Eric Clapton,沒有英國⼈會因⽽忽視 Jimi Hendrix 及他的⾳樂。河國榮也是澳洲⼈,到今天成為了 真・⾹港⼈的代表,雖然打死我都唔會明乜撚野係真・⾹港⼈。

語⾔固然是⼀⼤因素,以上例⼦的藝⼈都是到異鄉後掌握到了該國語⾔或本⾝已經是語⾔相通的國家。但我想提出兩點:

⼀、⼈家沒有在其⾳樂排⾏榜(不論主流⾮主流)上加上如「Top 10 English song」之類的柒名, 畫公仔唔洗畫出腸。

⼆、⼈家沒有忽視獨⽴⾳樂的標誌性及重要性,因為創意及創新往往是由⼩眾⾝上誕⽣,發明燈泡的只有愛迪⽣及其團隊⽽⾮整個科學界別。

⾹港⼀眾 label ,包括四⼤唱⽚公司可以考慮開拓獨⽴分⽀(indie branches)以保留多樣性-需要 ⼤量資⾦穩持的商業主流產品固然會是⼀間⼤公司的主線任務,開拓獨⽴分⽀則能夠帶來創意及揉合次⽂化,某程度上也是在擴⼤公司的市場。

有誰知道?也許有天某項次⽂化或⼩眾⼝味會登上⼤雅之堂,這絕對不是什麼新聞。Radiohead ⼀ 來就以攻打主流市場為⺫的並獲得成功嗎?在 Britpop 當道的 90 年代初,Radiohead 的⾳樂根本就 不⼊流,然⽽ EMI 別具慧眼於 1991 年與他們簽下了第⼀系列的唱⽚合約,and the rest is history 。 ⼜例如 Sony 旗下的 RED Music,為七⼗多間獨⽴廠牌提供發⾏及宣傳⽀援,相信在 Sony Music 的⾓度這是⼀個雙贏的處境。

為什麼⾹港的唱⽚商不能參照以上做法?

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多種⼝味,沒有太多⼈會為市場供應單⼀⽽感到沉悶,或者對這⼀切渾然不知。

你會⾃稱是⾳樂愛好者嗎?該明⽩當今世代我們所聽的流⾏⾳樂 100% 是源於⻄⽅⾳樂的影響及歷史。因著⻄⽅⾳樂的發展時間及空間⽐我們所處的社會要⻑及闊得多,英語作品無何避免地也會⽐粵語作品更多元、⾵格更迥異,⾳樂科技及聲⾳上的創新傳統上是由⻄⽅社會牽頭。

在這基礎上與整個世界的⾳樂市場去⽐較,粵語⾳樂實在提供不了太多的選擇,⽼掉⽛的情歌泛濫問題暫且不提,於流⾏樂圈以外的其他所有曲⾵也難以找到⽴⾜之地,或是作品本⾝已屬微量。

英語作品因語⾔問題獲得的注意總會⽐粵語作品少,無論是出⾃⼟⽣⼟⻑⾹港⼈的⼿筆也好,居港⻤佬的⼿筆也好。

然⽽這點我是有點費解的,語⾔不應該成為我們欣賞⾳樂的障礙,正如你不會因作畫⼈的國籍⽽對某份畫作設下前設。普遍⽇本⼈的英⽂也不太靈光,但其⾳樂市場之豐富及國際化令⼈驚訝。ABBA 於⼀九⼋零年三⽉期間在⽇本⼀共舉⾏了七場⾳樂會,Rockabily 界領軍⼈物 Brian Setzer 到過⽇本演出不下⼗次。當然因為種種原因,不應該也不是想拿⾹港及⽇本來作直接⽐較,我只想佐證聽⾳樂這回事不應與語⾔有絕對關係。

在廿⼀世紀的今天,⾳樂以外還可以配上多媒體設計,或 projection、或 MV、或現場演出效果、或互動裝置,⼀件⾳樂作品所包含的信息之多之闊,並⾮單靠歌詞就能夠完全表達。能接受演出者的信息多少,就看你有多開放⾃⼰的⼼靈並⾃我發問-作品與我所相信的價值觀之間有何關係?

也許你會認為這樣的說法會令聽⾳樂這件事情過份複雜化,但欣賞藝術,包括欣賞⼤眾藝術,為的 不是⽐吃飯睡覺等的⽣理需求更⾼層次的追求嗎?想作品整體質素有所提升,菜單上有更多選擇, 唯⼀的⽅法便是供應⽅及消費⽅相輔相乘-聽眾對好東⻄有渴求,創作者對作品有要求。

⽼⽣常談,會否正正因為談得太多所以把這句說話過分輕視了?

太多問題找不到答案,開始分不清楚這是在找出路還是絕路。



Tomii Chan

作者簡介


職業音樂製作人、樂隊 Stranded Whale 主唱/結他手、樂隊 Majestic G 結他手

www.tomiichan.com

Tomii Chan

職業音樂製作人、樂隊 Stranded Whale 主唱/結他手、樂隊 Majestic G 結他手

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