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人專欄:樂言】千篇一律dress code-胡喬立

O 2016/05/28    瀏覽: 9200 次



 

近日出席大團音樂會,見台上樂師服裝有頹勢,沒有以往那樣整齊。

其實也不難理解,香港的管弦樂團樂師,一年數十場大小演出都要披著一身「企鵝裝」(penguin Suit)或燕尾服 (tailcoat),要找機會乾洗一下或稍作修補,往往要在樂季後假期才成事;多造一套替換嗎,造價不菲,隨時達五位數字。不過這也是香港的怪現象,怪在「大小演出」這裡,無論是正場音樂會,抑或星期日午間演奏音樂,男樂師也是全裝上陣 (full dress)!那套燕尾服,或踢死兔(tuxedo)其實都是男士的晚禮服(evening dress),以一般西方社交「習俗」,六時後的晚會才會用到晚禮服。

 

男士出席日間的隆重場合,本來需要另備晨禮服(morning dress),也是一種「燕尾禮服」,但正面剪裁不同,配襯服飾也有分別,現在已經少有人穿著。縱觀亞洲各國,應該只有日本人才會配合社交禮儀穿晨禮服,例如首相組閣之後,男閣員第一次會見傳媒──此事現時香港新聞已經少有報導,大台新聞寧願每天報導某國外交部發言人千篇一律的謊言,也不會關心亞洲工業龍頭換閣──除此之外,每逢首相要去參拜靖國神社,大中華民族膠乘機做新聞之時,必會看見一段日揆在祭司引領下,恭敬地在神社門廊行走的新聞片,鏡頭中的首相就是穿著整齊晨禮服(除了腳下只穿襪,因為進入神社建築需脫鞋),多得右翼政客,那是香港人最容易見識到正式日間禮服的機會。

 

至於為何樂師需要日夜皆披上晚禮服呢,職業需要是也,因為樂師必須依循演出通告上的著裝指示(dress code)。在亞洲社會,一看見男士穿上燕尾服,普羅大眾就覺得該男士是個音樂家(另一個可能性應該是魔術師,不過他們一般會有樣貌比較標緻,衣著比較性感的女同事在身邊),這也算是亞洲社會的非語言交際(nonverbal communication)──平日很少引用社會心理學的名詞,今次破例。

 

西方社會科學認為身上衣物有社交作用,顯示社會崗位,廣東人也一向有所謂「人靠衣裳,佛靠金裝」;看見穿短袖恤衫配長西褲的男士,他多半會是個公務員;解放後窮得慌的大陸人,一挨有機會,就拼命把外國名牌服裝往身上拼,多少也是出於這心理因素。以前的皇家香港警察,一年四季,定必衣著整齊,一身英式獵裝筆挺,秉承英國警隊以公認尊嚴執法(policing by respect and consent)傳統,而不是訴諸暴力以達目的;可惜政權易手後,「差佬」改穿以功能為設計前提的制服,並以此為方便執行職務,殊不知身上衣裝功能由西方文明象徵,退回舊石器時代,人類剛發明衣服時的原始功用;畢竟這是哲學命題,穿看更制服只知聽從上級的差役,的確不容易明白。

 

穿燕尾服的就是音樂家,但音樂家卻不一定穿燕尾服。在中國大陸,火紅的年代,上演樣板戲──即「革命現代京劇」──或有關管弦樂組曲時,樂師都摒棄「封資修」(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的西裝,而穿灰色解放裝,以表示政治正確。至於另有個別男士喜歡在表演場合穿中山裝,個人表示不太贊同,一來在大陸已經給「領導人」標籤了,有別號「共匪裝」;即使在台灣,中山裝也有不太好的名聲,由「小蔣」一代政界人物,已經改穿「青年裝」了。但「青年裝」太輕便,外出活動由自可,晚上應酬稍欠穩妥;既然音樂家,尤其管弦樂師,演奏的都是西方古典音樂曲目,以愛德華年代的穿衣標準來配合,也算匹配稱身吧;而且一套剪裁得體的燕尾禮服,可以顯得人高大修長,甚至把中年發褔的肚腩掩飾得很好。在日間的場合,表演者穿晨禮服無疑是太隆重,歐美的樂師很多時上半身會是一件白西裝,下半身仍以黑褲黑鞋;在演一些較輕鬆的曲目時,甚或只穿「兩件頭」西裝、結領帶。演奏當代音樂時,則已發展出不成文規定,絕少以正裝上陣,只需全身上下皆黑,並以輕便為主。

 

  行文至此,沒有半句關乎女士衣著的意見,因為在女權高漲之年代,這些話不太好說,反正女士們的衣裙設計日新月異,早就失去嚴格又保守的分類,現代女性穿cocktail dress去晚會亦屢見不鮮。從前的古典音樂會,女樂師會穿黑色的evening dress(通常是一襲裙擺觸地的晚裝)出台,但舞台上樂器,譜架雜物多,演奏樂器時也不太方便,折衷方法就是穿一套全黑衣服。無論個人著裝如何,音樂會始終是比較嚴肅的場合,請女士們結好頭髮,那怕只是別一個小小的髮夾,把一頭清湯掛麵約束一下,這是很基本的社交禮儀。


胡喬立

作者簡介



音樂從業員

寫作軟件初階使用者

胡喬立

音樂從業員 寫作軟件初階使用者

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