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人專欄:古樂不古板】對位法簡介(三)重要的概念:Clausulae-Kelvin Tsui

O 2016/11/12    瀏覽: 8993 次

 

上文講述了對位法早期衍生出來的作曲手法Fauxbourdon和Contratenor,現在讓我們「 貼地」 一點,講一個對位法裡面比較重要的話題:Clausulae。

 

Clausulae (拉丁文:單數為Clausula)可以被理解為對位法裡面的終止式(Cadence)。當然,這跟我們平常學的V-I、V-vi等等不同,我們無必要用現代樂理的概念去解釋,否則只會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而已。在對位法裡面,Clausulae並不是以和聲功能,而是以旋律的功能將樂句結束。當然,作為多聲部音樂,同一時間不同聲部的交織中或多或少也會有和聲的感覺,這是無容置疑的,只是重點不同罷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每一個Clausula都是由2-3個音組成,這些音的名稱如下:

Ultima:最後的音

Paenultima:尾二的音

Antepaenultima:為三的音

以下我會由淺入深地介紹各種不同的Clausulae。

 

雙聲部音樂的基本:Soprano Clausula與Tenor Clausula

 

根據上圖,上面聲部為Soprano Clausula,下面聲部則為Tenor Clausula。可以看到Soprano Clausula是由三個音組成,如上圖樂句要在D音終結(並不是D大調或小調,因為當時調性概念還沒有出現!),那就以D音作為根音,Ultima是D,Paenultima是C#而Antepaenultima也是D。我們可以看到,Soprano Clausula的結構就是 8-7-8 (fa-mi-fa),其中8與7成半音關係(這裡我刻意避免了do-ti-do這個比較簡單的解釋方法,因為當時的音樂是六聲音階Hexachord,所以唱名只有ut-re-mi-fa-sol-la這6個,而所有半音都是mi-fa,Hexachord是一個非常大的題目,以後有機會再講。),而Antepaenultima的時值在大多數時間都會比Paenultima長一倍,形成一個類似切分音的感覺。Tenor Clausula只有兩個音(2-1或者re-ut),而這兩個音是全音關係。如果音樂只有兩個聲部的話,樂句的結束除了Soprano和Tenor Clausula之外沒有其他選擇。

 

大家在巴洛克音樂常遇到的Phrygian Cadence其實也是由Soprano和Tenor Clausula的組合變化而成的。一般的音樂老師都會把Phrygian Cadence以和聲學解釋成iv6-V,但這個解釋其實把這個簡單的概念複雜化了不少。在對位法裡面我們有解釋如下:

Soprano Clausula由半音變成全音,而Tenor Clausula則由全音變成半音,就是這樣簡單而已。

 

多聲部音樂裡面的其他Clausulae
 

Bass Clausula:顧名思義,大多用於最低聲部,由兩個音組成(5-1/5-8)。

 

Alto Clausula:大多用於中音聲部,由兩個相同的音組成(5-5)。

 

Clausulae的變種

以上所述的Soprano, Tenor, Alto和Bass Clausula是早期多聲部音樂的基本,但大家可能發現,這幾個Clausulae組成的最後「和弦」裡面只有完全協和音(Perfect consonance)。隨著音樂逐漸發展,Clausulae也慢慢衍生出不同的變種,而且Clausulae在每個聲部的選擇也變得較為自由。(為方便起見,以下所有例子都以D為根音)

 

圖中所示為Soprano Clausula的變種,第7音之後不會回到根音,而是跳至第5音,在巴哈的讚美詩(Chorale)裡面很常見。

 

圖中所示為Tenor Clausula的變種,第2音不是回到根音,而是行進至第三音,而這個三度音是大三度或是小三度則根據樂曲需要而定。

 

圖中所示為Bass Clausula的變種。

例子A的第5音不是回到根音,而是行進至第6音,亦即是現代樂理中的Interrupted Cadence。

在例子B則是五度跳躍改變了,由5-1變成9-5。

 

圖中所示為Alto Clausula的變種。

例子A的第5音不會重複,而是跳至第3音,而這個三度音是大三度或是小三度則根據樂曲需要而定。

例子B的Paenultima由第5音變成第4音。

例子C算是例子A和例子B的混合版,是由Paenultima第4音行進至Ultima第3音,而這個三度音是大三度或是小三度則根據樂曲需要而定。

 

以上就是Clausulae的各種呈現方法,雖然對現代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可是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作曲的時候都是根據這些概念而創作的,熟習了以後會更加容易了解相關的音樂,而這些「鑑古」的方法實際上也比用「現代」的方法簡單得多。與其使用和聲學的方法把一些本來很簡單的概念無限複雜化,還不如多學習這種比較「恰當」和簡單的方法,令大家的學習生活變得輕鬆一些。

 


Kelvin Tsui

聯繫作者: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elvin.tsui1


想搵音樂導師?
請用本頁上方之「樂人搜尋」列或是進入「樂人頻道」頁面,尋找各區的樂器導師,不經中介直接與導師聯繫及查詢。

 

Kelvin Tsui

Kelvin Tsui是專研歐洲早期音樂的音樂家,現於德國古樂名校特羅辛根音樂大學碩士研究所研習古樂團指揮並同時雙主修古樂聲樂,亦修習合唱指揮。 Kelvin畢業於德國威瑪李斯特音樂大學大鍵琴演奏系,並於2014年獲得DAAD獎學金前往法國里昂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深造一年。 曾獲邀到日本東京指導當地古樂團,現為香港早期音樂學協會的古鍵琴手、台灣響昀巴洛克的客席藝術指導。

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