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人專欄:眾樂樂】合唱教學法之 Count Sing 與 Pulsing-曹永浩

O 2016/12/09    瀏覽: 5716 次

 

合唱排練中常使用的 Count Sing 是美國著名合唱指教家和教育家Robert Shaw發展並引入廣泛使用的合唱教學法。Count Sing 即是利用數字代替歌詞來唱頌,此舉能讓歌者在學習歌曲的階段專注音準和節奏。例如4/4拍子的歌曲,在一連串的四分音符的地方會唱"one-two-tee-four" (註:使用"tee"代替"three"因為"three"較難發音);在八分音符的地方會唱"one-and-two-and-tee-and-four-and",如此類推。

 

Count Sing 需要注意下列幾點:

1. 要以輕聲 (piano) 數唱,這不單能保護聲音,亦促使歌者的耳朵打開。
2. 數唱時要強調起聲(onset)的音準。
3. 數唱時速度必須要穩定一致!
4. 數唱能使歌者更清楚直向的和聲結構,在練習無伴奏合唱時調整音整時尤其重要。
5. 數唱的每一分拍必須有足夠的動量(momentum)來推進每一部的音樂線條(musical line)。

 

Pulsing是一種結合數唱(Count Sing)和吐字訓練(diction teaching)的合唱教學法,由任教於美國Westminster Choir College 的合唱指揮專家James Jordan博士在其著作《Evoking Sound: The Choral Rehearsal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Volume 1》中將其理論化,意即歌者按照樂譜的要求,將歌詞拆至穩定的微拍子(micro-beat)來練唱,例如一首3/8拍子的歌曲,要以十六分音符來練唱。Pulsing 是一項比較全面的排練方法,它能有效地提升/令歌者留意以下的合唱細節:

 

1. 透過重複歌詞或元音(vowel)來強化歌者拍子感。
2. 強化起聲(onset)的意識和質素,能使長音的音準更佳。
3. 使歌者呼吸同步。
4. 提升元音(vowel)一致性的意識。
5. 使子音(consonant)的發聲更一致。
6. Pulsing使每一個音留有空隙,使歌者有空間訓練音程,從而改善音準。
7. 增加每一位歌者的獨立性,因為排練時如不留神就會「放砲」。

 

本編文章為大家介紹了兩種合唱教學法。若大家未有機會嘗試這樣排練,強烈建議大家試試看,千萬別誤以為這樣做不夠效率,其實反而會增加排練的效率。一些進階的歌唱者和合唱團都會利用上述方法來處理一些較複雜的現代樂曲,絕對值得一試!

 


曹永浩

 

作者簡介

曹永浩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文學碩士。曹氏是一位合唱指揮並私人教授音樂理論和聲樂,現為香港科技大學基督徒詩班和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合唱團指揮。曾隨林思漢、趙伯承、官美如學習指揮,並參與德國指揮大師羅爾夫•貝克(Rolf Beck)的指揮大師班。曹氏隨胡永正老師習聲樂;余文正博士、譚展輝博士和葉浩堃博士學習音樂理論和編曲。曹氏熱愛合唱音樂,曾參與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合唱團、學士合唱團和Ponte Singer的製作,演唱的大型作品包括韓德爾的《彌賽亞》、巴赫的《尊主頌》和《聖誕神曲》、莫扎特的《安魂曲》、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和《橄欖山上》、孟德爾遜的《聖保羅神曲》、布拉姆斯的《安魂曲》、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奧夫的《布蘭詩歌》、詹金斯的《武裝之人-和平彌撒》和大衞范曉的《非洲聖哉經》。

 

聯繫作者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tudiamocanto

曹永浩

曹永浩是一位活躍的聲樂導師和合唱指揮,曹氏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合唱團、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港澳信義會信安佈道所詩班音樂總監及指揮,並任基督教神召會梁省德小學聲樂指導。曹氏指導的合唱團非常廣泛,擅於指導不同年齡的學生歌唱技巧。曹氏所指導合唱團和聲樂學生於本港比賽屢獲殊榮。

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