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人專欄】學習電音製作應從何入手(一):製作電音有必要買昂貴的器材/硬件嗎?-Zimo

O 2016/12/10    瀏覽: 16381 次

 


一講到電音/電子音樂的製作,好多人會立刻聯想到一部又一部的合成器(synthesizer),又或者是著名的launchpad,又或者是過萬元的studio設備。依我看來,電子音樂大致上分實驗/藝術性(avant-garde)電子音樂和大衆化/流行電子音樂。前者我尚不較熟悉,但就後者而言製作的成本可以是十分之低,所以才造就了一大群年輕的電音製作人,而在電音的世界裏,低成本作品的質素,跟高成本作品的質素,可以是相等甚至更高的。跟電音製作有關的硬件五花八門,但個人來説我覺得真正有料的人,只需要一部電腦就做到一首完整的歌。今天我將集中討論硬件(Hardware/gear)


監聽耳機和監聽喇叭

先跟大家説個小故事吧,Laidback Luke製作歌曲的時候是不需要監聽喇叭(monitor speakers)或者監聽耳機(monitor headphones)的,他只用一對廉價的earphones就可以做mixing(混音),那是因爲他對該earphones有充分的瞭解,才不需要使用監聽耳機。

 

 

 

 

解釋一下什麽是“監聽”吧,監聽的意思是,那個耳機/喇叭播放的聲音會盡力保持音檔的原貌,客觀而“誠實”地展示音頻,不加任何修飾。市面上的音響大多都不是監聽,而是Hi-Fi。Hi-Fi的音響會改變原來的音頻,增强或減弱部分的音頻。例如,如果該音響强調清晰的人聲,就有可能增强了約200Hz-3000Hz的音頻。

 

有經濟能力的人當然可以又買監聽耳機,又買監聽喇叭啦。但如果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那應該如何選擇呢?兩者最大的分別是不同的細緻度。因爲耳機貼近耳朵,而且可以濾去部分外來噪音的緣故,耳機播放的聲音是十分清晰的,而且十分準確,所以細節位是十分“誠實”的。但耳機很多都不能產生超低頻(~20Hz-30Hz)的“動態”力量(越低頻空氣的震動越大,人的身體也會受低頻影響而震動,去過club/festival會知道的),所以製作人可能會因此而聼不到準確的低頻展示。監聽喇叭在低頻方面則會展示得比較準確(要最準確的還是要用subwoofer但新手絕對不需要用到的),而且因爲有外來噪音,房間的形狀、牆和各樣物件等等又會改變了音頻的“誠實度”,所以喇叭的用途只能宏觀地聼一首歌(聼歌的主要元素 i.e. Lead, Bass, Vocals),不能完全依賴喇叭來聽細節。

 

所以應該如何選擇呢?如果你想做House, Dubstep, Trap, Drum and Bass, Hardstyle等等的類型就用喇叭吧,如果你想做Downtempo, Vaporwave, IDM, Future Bass, Ambient就用耳機吧。如果你還沒決定要做哪個類型,我還是建議你選擇耳機,首先耳機比較便宜,其次就算耳機聽不到準確低頻也可以用插件,用肉眼看的,總算是其中一個觀察低頻的方法。

 

合成器(synthesizer)

我在這裏說的是硬件的合成器,花費從3000到8000不等。其實電腦有不少合成器的插件,部分更模擬真實的硬件合成器,例如Serum,價值189美金,和Massive,價值149美金,這些合成器插件的價錢比硬件都便宜一大截。對於新手來説,硬件合成器和軟件合成器的分別其實可以不用理會,因爲這篇文章是新手教學,所以我在此不詳論,如果你有興趣知道可以去我的專頁PM我。

我明白藝術派電音對於硬件的執著,但對於新手,甚至是只想製作流行電音的人來説,軟件合成器其實已經足夠有餘,我個人建議新手真的不要隨便就買硬件的合成器。

 

Midi 鍵盤 Midi Keyboard

Porter Robinson在未成名之前做了9年的製作人,這個過程他甚少碰過鍵盤,連正規的監聽喇叭都沒有,所以都係個句,真正有料的人一部電腦就做到一首完整的歌。

我就不是有料的人,所以寫旋律和和弦還是要有鍵盤,只靠想象還有點難度,所以買鍵盤對我來説是比較重要的。再者,對於有鋼琴底的製作人,沒有鍵盤其實感覺上也會有點不習慣呢。

要注意的地方是這個Midi鍵盤跟合成器不同,如果不連接電腦或其他樂器是怎樣按都不會有任何聲音出的,因爲Midi只是一種資訊單位,用來告訴其他樂器播放哪一個音符的聲音,而這個鍵盤本身不是一個樂器,跟電子琴是完全不同的。而樂器則可以是電腦裏面的插件(vst),也可以是合成器(synthesizer)

 

Launchpad

 

 

 

 

Launchpad的主要用途不是用來製作電音的!它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表演,呈現一個視覺效果而已,和製作沒有太大的關係。

 

個人經驗

説説我自己購買硬件的經驗吧,我最初買的是Novation Launchkey mini,這個鍵盤通利琴行售780元,只有兩個八度,我感覺不太划算。然後我打算錄音,也需要一個監聽耳機,於是就在曾福琴行買了Focusrite Scarlett Studio Pack,是集audio interface, 麥克風和監聽耳機於一身,大概1800元。這個我也不太滿意,主要是因爲那個監聽耳機的音質和寬度(stereo width)很虧,幾個禮拜前audio interface又壞掉了,到現在也有點生氣。一段時間之後我再買了Sony MDR – 7506監聽耳機,KRK Rokit 6監聽喇叭和Akai MPK 249鍵盤。


 

Zimo


作者簡介

Zimo是香港獨立的電子音樂製作人,希望推廣本地的小衆音樂,同時以電子音樂為香港的音樂市場注入新的元素。

http://bit.ly/zimoyoutube

https://www.facebook.com/ZimoOfficial/

https://soundcloud.com/zimoofficial

音樂推廣頻道Bauhinian Vibes:www.bit.ly/BauhinianVibes

 

Zimo

Zimo是香港電音製作人,曲風包括progressive house, melodic techno和ambient。

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