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稿一篇
這是一篇遲來的鱔稿。
作為初階寫作軟件使用者,寫鱔稿經驗少,交稿又遲,就此躭誤推銷時機。
相信刊登之時,有關演出的門票,已經去得七七八八,甚至八八九九。
參與 Ponte Orchestra 演出,屈指一數,今次剛好是第五年。
是次《拉.柴音樂會》,曲目有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的《第二交響曲》,及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1873-1943)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和《小提琴協奏曲》。
拉赫曼尼諾夫是一位偉大而又高大的鋼琴家,手掌闊手指又長,在琴鍵上運動起來,能人所不能;作曲方面,則常被視為浪漫時期俄羅斯樂派,柴可夫斯基的接班人。相比起高大身裁,拉赫曼尼諾夫的作曲手法,算不上大刀闊斧,反而心思細密,樂句構築多用相鄰音,旋律踏上踏落,像步移法,逐點逐句攤開,有點躊躇滿志又夭心夭肺的感覺。恰好又與一眾流行曲的「格律」相仿。
事實上,美國搖滾樂巨星Eric Carmen的 Never Gonna Fall in Love Again,就是選用了《拉二》的慢樂章主題;值得一提的是,Eric Carmen是合法借用的二次創作,有付足版稅給拉赫曼尼諾夫作品的版權持有人。人家在早已恪守創作版權,香港樂壇在70年代卻在抄日本,抄美國,甚至抄自己人,不少人更因此致富,晉身「樂壇教父」。
或許就是如流行曲般易聽易上口,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廣為大眾認識,不懂彈鋼琴,甚至不懂古典音樂的人,都應該能認出《時光倒流七十年》的主題配樂,出自拉赫曼尼諾夫給鋼琴獨奏與樂隊而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儘管大眾未必知誰是 Rachmaninoff。而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拉赫曼尼諾夫的 Vocalise(臺灣有人譯作短歌,其他中文譯名叫做練聲曲,但有可能是來自日文的二次翻譯)是音樂範疇之中,改編版本最多的一首樂曲。
拉赫曼尼諾夫出身「地主階級」,半生出走外國逃避共產黨逼害,憑一手超凡鋼琴技藝在文明世界成巨匠,最後定居美國。另一位小提琴大家同樣因為共產黨上台而從俄羅斯逃亡美國,他就是一度拒絕演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的歐厄(Leopold Auer 1845-1930)。人家寫了首協奏曲給你去首演,你卻回敬一句「不好演奏」,看似給作曲家落面子,但其實歐厄拒演有理!因為這首以拉羅(Édouard Lalo 1823–1892)《西班牙交響曲》(Symphonie espagnole)作啟發而成的協奏曲,其實寫得很古怪;不要以為西班牙交響曲是交響曲,其實是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而且獨奏部份寫得有效果又順手。柴可夫斯基的呢?第一樂章異常冗長,旋律方面,相對「悲愴大師」的其他馳名作品,這主題不見得悲愴,相反是用明亮的D大調譜成;獨奏聲部填滿了音符,琶音、雙音、泛音、高高低低的音域全都用上,再添上幾下撥絃,似乎想把小提琴所有的演奏技巧全塞進去,可惜就是不太有效果,加上大量無厘頭半音穿插在和聲之間,效果的確有如一代樂評人漢斯力克
(Eduard Hanslick 1825-1904)所形容:「令耳朵發霉刺痛」;第二樂章主題算很動人,華人小提琴宗師馬思聰說過,每一次聽到這旋律都會感動想得哭出來;而掹車邊作為半個馬思聰徒孫的我表示,每一次聽到這樂章也會想喊——悶到喊——典型柴可夫斯基作曲手法,好歌不妨一聽再聽,一次不夠聽夠兩次,兩次不夠重覆夠三次...
砰然一響第三樂章開始,聽上去像一首蹩腳又弩扭的舞曲;獨奏者這次不忍了,慣例都是把過份重覆的樂句刪掉;相傳柴可夫斯基平生最討厭演奏者刪改他所寫的任何一粒音符,但落在 Auer 弟子、以演奏速度快著稱的海飛茲(Jascha Heifetz 1901 -1987)手上,抗議無效!反而歐厄在往後的日子,把這協奏曲的獨奏部分「加辣」,令樂曲聽起來不至太沉悶。
吐槽一番之後,不得不承認,這首「柴小協」已經是(給吹捧成)「四大小協」之中,最有利小提琴家表現的曲目。另外三首,孟德爾遜的開首旋律很優美,但獨奏者僅有一次機會去演繹,之後旋律再現時統統交由樂隊奏出;貝多芬的又長又吟噆,似測試體能多於考驗音樂感;布拉姆斯的寫得最離譜,小提琴巨擘薩拉沙蒂(Pablo de Sarasate 1844– 1908)話齋,全曲唯一一句旋律,出現在第二樂章,係由雙簧管演奏;獨奏小提琴基本上由頭至尾只是在拉 arpeggio!
儘管對聽眾來說有如打翻五味架,百味紛陳;對小提琴手來說,樂曲更可能早已練到悶,拉到爛;不過,今場音樂會難得由本地年青人陳銘澤擔任獨奏,有足夠造詣將之變成一次非常令人期待的演出;之前聽過銘澤君的演奏,不矯情亦不失少年的衝勁,忠實簡約,猶如一股清流;比起一群形體動作演員,熱情奔放,滿頭大汗,面容扭曲,口水鼻涕橫流的舞台效果,銘澤君的演繹更符合高雅的聽覺享受。
難聽的音樂,敬謝不敏,好的演奏,希望多人欣賞。慎防撲空,早點購票吧!
最後是利益申報:
本人在是次音樂會演出
其實係無任何利益
無車馬費
無車船津貼
無飯鐘錢
連飯盒都無
為藝術目標
有的閒事可以在所不計
#本人意見代表本人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