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人投稿】電子鍵盤入門簡介 (一)-Samuel Wong

O 2017/09/29    瀏覽: 8052 次

 

電子鍵盤入門簡介 ()

 

筆者早前致電通X琴行(非植入廣告),詢問一個新出產的電子合成器型號,被轉駁至“電子琴”部,查了半天找不到,該職員才知道我詢問的是電子鍵盤,實在哭笑不得。這難怪,根據坊間一般理解,廣義的電子琴包括電子鋼琴(electric piano) 和電子鍵盤(electric keyboard),因都是透過電子信號產生音波發聲,與所傳統鋼琴的 acoustic sound成對比。筆者今天希望介紹的則為後者︰即陝義的電子琴/電子鍵盤 (electric keyboard),其中包括合成器鍵盤(synthesizer)、編曲鍵盤 (arranger)、工作站鍵盤(workstation),供有興趣學習或研究的朋友作入門參考。

 

  1. 合成器鍵盤 (Synthesizer)

合成器於20世紀60年代首次用於流行音樂。合成器一般定義是通過Amplifier和Loudspeaker產生轉換為聲音的電信號的機器。合成器可以模仿鋼琴、長笛、聲樂等樂器; 也能產生自然聲音如風聲、海浪聲等。然而,不一定需有琴鍵才是“合成器”,因它也可以通過各種其他輸入設備進行控制,包括sequencer、fingerboards、結他合成器、電子鼓等。當然,合成器較多使用鍵盤(keyboard)播放聲音,所以是為合成器鍵盤。合成器中產生聲音以及操控聲音的常見元件包括振盪器 (oscillator)、濾波器 (filter)、波封產生器 (envelope generator) 和低頻振盪器 (LFO) 等。這些操控聲音的元件都會外置在合成器鍵盤的Knob上,方便用家演奏中調節聲音。合成器鍵盤常見的型號為Roland JD系列、Nord Lead系列、Korg Kingkorg等。

 

  1. 編曲鍵盤 (Arranger)

編曲鍵盤主要為個人表演家於酒吧、街頭音樂、婚禮宴會等常用的鍵盤。最大的特色是鍵盤內置的“自動伴奏功能”較工作站多元化,以配合一人演奏。編曲鍵盤的工作介面一般會置有按鈕(Start、Stop、Fill-in),提供不同的節奏匹配風格(Pop、Rock、Jazz、Latin),分類不同的樂段(前奏、間奏、尾奏),當左手彈奏和弦時,鍵盤會提供配合該和弦的自動伴奏,而右手可隨意彈奏旋律。編曲鍵盤的優點在於演奏者能呈現快速、完整、多種風格的音樂演奏,但如有其他樂器在,則並不大適合在樂隊使用中。同時,鍵盤內置聲音本身的可調性及彈性與工作站鍵盤相比實在不高,對喜歡“玩聲”的筆者並非個人最愛。編曲鍵盤常見的型號為Yamaha PSR 系列、Korg PA 系列、Roland GW系列。

 

  1. 工作站鍵盤 (Workstation)

鍵盤工作站配備了演出者和作曲家的工具。除了專業鍵盤附帶的基本聲音外,工作站通常具有更多合成聲音,包含各類型音色,由仿真鋼琴、電結、貝斯、管弦、鼓聲、太空科幻聲等,適合在現場表演中取代未能使用的真樂器。同時,為能配合更多效果和其他音樂創作,鍵盤具備進階調聲功能(patch editing),可供用家修改編輯聲音;也有錄製歌曲的功能(sequencing),雖然很多音樂人都會用電腦取代sequencing功能。工作站鍵盤常見的型號為Roland Fantom系列、Korg M3/Kross、Yamaha 的 Motif 系列。其中,Yamaha 的 Motif型號在歌手演唱會中十分常見;而筆者現有的Korg Kross 內置合成聲音,於樂隊常用仿真弦樂聲演奏,有時貝斯手不在,筆者也能硬著頭皮用貝斯聲頂替一下。當然,演奏仿真樂器的聲音需配合該樂器的特性,例如Flute、Piccolo等,需適當調節vibration,太多或太少均會失真。綜合來說,無論是一人樂隊、演唱會演奏還是寫原創音樂,工作站都可以滿足林林總總的音樂需求。

 

Samuel Wong

作者簡介

於童年對古典鋼琴有濃厚興趣,10歲已考獲8級鋼琴,中學時隨九龍華仁書院校園樂隊於綜藝節目及公開場合演出,包括J-Pop, Rock, R&B曲風之音樂。及後到美國隨專業樂隊參與著名歌手之海外演出,樂隊曾合作歌手包括蘇永康、鍾鎮濤、關菊英等,演出經驗豐富。現為古典鋼琴、流行鋼琴及流行電子琴導師,致力於音樂教育;於多個樂隊擔及電子琴手及鋼琴手,常到不同國家演出,同時亦積極參與婚禮及公開演奏。

 

聯繫作者

https://www.facebook.com/samuelwongpiano/

 

想為子女找個好的音樂導師?

請用本頁上方之「樂人搜尋」列或是進入「樂人頻道」頁面,尋找各區音樂導師,無需中介即時與導師聯絡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