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人專欄:古樂不古板】 巴洛克音樂裡裝飾音的極致藝術
吃一頓美味的餐點時,我們會享受美食為味蕾所帶來的愉悅感,但若能用心去體會廚師的刀工,處理食材的方式或擺盤的心思,對美食的享受便會進入更深的一層境界。
和美食一樣,古樂的世界是多采多姿的,若能夠深入淺出的鑽研其中的奧秘,便能讓人更真正深刻的體會巴洛克音樂的美。
同時我們將從歐洲巴洛克時期不同領域的藝術出發,藉此來解釋同時期的巴洛克音樂。
裝飾音的背景,為什麼要裝飾?
相信大家在欣賞,或學習巴洛克音樂的時候會時常遇到"裝飾音"。
的確,如果我們看一看巴洛 克時期的建築、印刷、服裝等等的範疇其實不難發現,巴洛克的美學並不提倡乾淨
(不是個人衛生的那種乾淨,雖然當時的皇室貴族也不太喜歡洗澡這件事….),
請看看下面幾張圖:
Ù17 世紀建成法國凡爾賽宮,基本上所有能裝飾的地方都有經過巧匠們的裝飾,像是藤蔓般的爬滿天花板與牆壁。
Ù1651 年出版的聖經內頁,也是加進了很多的裝飾。
Ù法國皇帝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Marie-Antoinette)的畫像,不難看見她服裝上滿滿的裝飾。
Ù有些台灣的豪宅也喜歡用裝飾極其華麗的巴洛克風格來顯示尊絕不凡的身份地位。
巴洛克音樂裡的兩種裝飾音
這些題外話的用意一來是告訴大家巴洛克音樂與巴洛克藝術其實是息息相關的,古樂人對其他藝術範疇的了解更夠幫助我們更加理解音樂; 二來就是希望讓大家知道,裝飾乃至裝飾音是巴洛克美學裡面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
裝飾音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其中也有牽涉到即興演奏法。18世紀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他的古長笛老師 – 德國音樂家 Joseph Joachim Quantz (1697-1773) 就曾在其 1752 出版的長笛教學法裡面,把裝飾音大致分成兩種,一種叫 Wesentliche Manieren (基本裝飾音);另一種叫 Willkürliche Manieren (自由裝飾音)。
什麼是基本裝飾音?
基本裝飾音指的是能用符號標記出來的簡單裝飾音,以音樂家來說最常見例子便是演奏巴哈時遇到"終止式",都肯定曾經被樂器老師命令加上的顫音(Trill),但基本裝飾音的數量如恒河沙數,甚至很多作曲家都會有自己版本的裝飾音列表(特別在法國),以下提供兩個裝飾音列表讓大家見識一下「要求細膩」的法國人是如何把裝飾音像是化學元素表給列出來的。
Ù取自法國作曲家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於 1724 年出版的大鍵琴曲集。
Ù取自法國作曲家 Jean-Henri d’Anglebert (1629-1691)於 1689 年出版的大鍵琴曲集。
以下是法國巴洛克作曲家與大建琴家 - d'Anglebert 大鍵琴曲集裡面名曲 Passacaille d'Armide 的樂譜
(原曲為凡爾賽宮廷樂長 - Lully 的歌劇 Armide 裡的選段,d'Anglebert 將其改編成大鍵琴獨奏版本),
並附上錄音讓大家聽聽看法式基本裝飾音可以有多繽紛多彩。
什麼是自由裝飾奏?
自由裝飾奏基本上是根據和聲進行將旋律隨意改變 的意思,這個技法對即興演奏法 有比較高的要求,一般會在樂段反覆時進行,演奏家會在這時展現自己的即興演奏能力和音樂性。
為什麼會在反覆時進行呢?
這有點像是“好話不說第二遍”的概念,講話時第一次先把主題講清楚說明白,
再說第二遍時若再重複一模一樣的話反而會讓聽者覺得無聊,
所以說第二次時變會加一些裝飾性的形容次或語助詞。
德國作曲家泰勒曼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1) 的12首教學奏鳴曲 (Methodische Sonaten) 是展現這個技法的好例子,
詳見以下譜例:
比利時古長笛祖師爺 - 巴爾托.庫伊肯 Barthold Kuijken 演奏這首的裝飾奏樂段:
這是他第一號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慢板,第一行是原本沒有任何裝飾音的旋律,第三行是數字低音伴奏,第二行則是泰勒曼給出的裝飾奏建議,基本上每一個音都有加上大量裝飾音,不注意的話甚至很難認出原本的旋律。這是一份很寶貴的第一手史料,因為我們可以透過這個一 窺 18 世紀音樂家對自由裝飾奏的概念。
以上是巴洛克裝飾音的基本概念和背景,而關於裝飾音的由來和本源 - Diminution 減值變奏,我將會於下一篇文章向大家介紹。
文/ Kelvin Tsui 凱文老師
編輯/ Martin Chiang 蔣皓任
此文章也刊載於:微光古樂客 EARLY MUSIC.TW / 巴洛克音樂裡裝飾音的極致藝術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