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EFL網站: http://www.ets.org/toefl/ibt/faq/
2. 學士課程的成績單(academic transcript)
重要性:5 預備需時:兩至三星期 支出:$40-80HKD一張
近年已經多了美國學校接受正式的電子成績單,那就可以免卻掛號郵費;但若你心儀的美國院校只接受由你讀本科的院校直接核實寄出的成績單,那就免不了要花幾百港元。筆者因為擁有兩個學位,當年申請成績單時又太遲,結果用上千元寄海外掛號⋯⋯
注意事項:(1)是寄official(正本)不經申請人的成績單,不是寄你能接觸到的學生副本,當本科學校直接寄出後,你可在申請網站中得知美國學院是否已收到該正本。(2)寄海外掛號須美國院校入學部、研究院或音樂學院地址和負責人電話,看網頁資料時記緊扮下這些資料日後備用。
3. 推薦信(recommendation / reference)
重要性:5 預備需時:兩星期 支出:不適用。情誼?
一般碩士課程需要兩封推薦信,和成績單一樣,申請人不會經手這些信件。推薦人會由電郵收到寫推薦信的各項須知,有時候只是一張表格,但有些學校甚至列明是信件格式,而內容則包括申請人的學業成績、品格、長短處、音樂能力、獨立解難能力和事業方向等,所以與其找記不清你名字的科主任作你的推薦人,倒不如邀請你的畢業論文導師、聲樂老師、合唱團指揮或教會牧師等更真切了解你的人。再者,寫一次推薦信的功夫不少,又要詳讀成績單和其他非學術能力,又要與你會面了解你的進修原因和事業計劃,再要寫幾篇千字文,你們的交情不能太輕。
注意事項:(1)有時候於申請中未交齊所有文件之前,一些學校不會提供填寫推薦信的資料,你的推薦人就可能趕不及於十二月一日前完成程序,所以務必盡早報名。(2)若你於申請時列明放棄日後查閱推薦信內容的權利(waive the rights to review recommendation),推薦信的內容就更容易被院校接納。
4.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
重要性:2 預備需時:2-3天 支出:不適用。請英文好的朋友食飯?
雖然大家都曾懷疑過究竟院校老師是否會細閱每個申請人的個人陳述,但好好整理你的個人事業目標、人生哲學、音樂美學等將來也有助面試時發揮好表現,所以即管花點心思寫一篇不太冗長而表現真我的文章。
平均一篇個人陳述大概500字,最好在這有限字數內寫一些獨特的屬於你的感受、經驗和憧憬。但留心請不要再寫「Music is my life」或「I enjoy expressing myself in music」那些陳腔濫調了,沒有哪個報音樂的不愛音樂的,試試寫一個非凡的比喻或一句名人語錄吧!
5. 履歷表、個人傳記、曲目表(CV/resume, biography, repertoire list)
重要性:4 預備需時:數天 支出:不適用。你的經驗?
作為一個音樂人,其實應時不時就更新一下這三/四個朋友,日後演出要交資料就很方便了。CV和resume同是列有你各項客觀技能或經歷的文件,而音樂人的履歷表雖有不同重點但通常包括:工作經驗、學歷、音樂專業試資格(ABRSM和Trinity等考試在美國不太流行,你可能要補充一下八級和演奏文憑那些詞彙的意思)、語言能力、重要演出、學術文章或出版/錄音作品等。留意CV是短列,內容是一張紙的長度,格式亦可較大自由美觀(可參考網上singers’ CV範本);resume則可有幾頁之長度,把你各範疇的成就或建樹都詳細點列出來。
寫自傳時相反是用文字建構別人對你的認識,除了那些客觀的事實,不妨加入少許個人故事(personal touch),如你是怎樣認識音樂或某一場改變生命的音樂會等。另外就是別忘記提及你比較重要的聲樂或器樂老師的名字。朋友問「為何古典音樂界傳記會寫師承何人」,我認為是因為音樂的學習像古代的武術一樣,沒有絕對,各家有獨門秘技,所以「認祖歸宗」「光耀門楣」等情況很常見,筆者觀察到通常已經成名的音樂家或在某範疇很資深的音樂人才把師承從傳記中略去。那麼我們該寫多少和哪些老師呢?一次性的大師班可以寫,重大影響你的音樂發展的導師可寫,但若寫師承,筆者建議參考美國聲樂教師協會(NATS)的會員指引,他們建議會員老師若學生還未向其學習滿八個月,會員會要求學生在公開活動中遞交上任老師的姓名,看來目的是讓前人長期的努力得以肯定。
曲目表是一個清楚分類好作曲家、曲種(genre)和語言等的學習記錄,這不一定只包括曾公開演出過的曲目。考試曲目、課堂曲目,甚至自學的都可以放,最重要是那些曲目真的是你能力所及的,和學院能了解到你大概是甚麼聲音的曲目。筆者曾聽過美國的老師說「It’s good that you have a variety of repertoire, but I don’t see your focus or your character in this list」大概香港學生習慣於考試範圍中選曲,不善感受甚或浸沈於自己的喜好,所以我們的曲目表才會這麼公式化。
最後提醒:
(1)大多數院校需要兩份獨立申請表格,一份遞研究院,一份遞音樂課程,留心是否已完成所有繳費及遞交程序。
(2)每報一個學科,你就會有一個不同的用戶名稱及密碼,好好記下這些資料吧,重設密碼不是好玩的⋯⋯